文/邱斐顯
圖/江蓋世書道創作 F1002<熱情>_彩墨宣紙(2013)
四十、作曲編曲,靦腆木訥
寫了詩人李魁賢的訪談錄,了解他筆下的長詩《二二八安魂曲》之後,我就有個念頭想訪談《二二八安魂曲》的作曲家柯芳隆教授。 2008 年,我在中央社的英文網站上,報導了這則藝文新聞後,柯芳隆老師曾經打了一次電話給我,邀我參加《二二八安魂曲》的音樂會。可惜當時我因工作之故,不方便出席,錯過了這場音樂盛會。
2010 年 6 月中旬,我開始積極上網,搜尋柯芳隆教授的相關資料,但是所獲不多。2010 年 6 月 15 日,我寫電子信給聲樂家曾道雄老師,想問問他能否幫我轉達我想訪談柯老師的意願。兩個小時不到,曾道雄老師就回信,告訴我,柯芳隆教授並不是他的學生,而是晚他四年的系友。
曾道雄師大音樂系畢業,柯芳隆同年進來,柯芳隆後來留學德國,學成之後,回到師大任教,他們兩人就成為同事。曾道雄老師還特別強調,「柯芳隆老師當系所主任時,成立了『表演藝術研究所』,以及後來的『音樂學院』。他是一位腳踏實地的作曲家和好教師,也曾獲得吳三連文藝獎,他的作品《哭泣的美人魚》,除了藝術價值之外,也頗具環保意識,您可訪問他。」
由於次日, 2010 年 6 月 16 日是端午節,我猜想柯芳隆老師也會有家庭聚會活動,所以我打算等假日過後,再與他連絡。我沒想到,曾道雄老師卻在端午節上午,就主動幫我寫了一封電子信給柯芳隆老師,告知他我想要訪問他。
我更沒想到,端午節當天下午三點多,柯芳隆老師就自己打電話給我。柯芳隆老師和我約定好,他會在 2010 年 6 月 18 日星期五把相關資料帶給我,讓我先研讀一番,然後我們再另訂時間,安排電話訪談。我想到暑假快來臨了,我知道,很多老師會利用暑假出國,所以我得先問問,「柯老師,您暑假會出國嗎?」他回答說:「會呀。我 6 月 27 日出國, 7 月 13 日回台灣。」
我盤算一下,這樣的話,我勢必得於 6 月 21 日到 6 月 25 日之間,完成訪談及寫稿,以便在柯老師出國前能讓他親自看過文稿,而且必須在他出國前蒐集好他的電子照片,這樣才能讓《人本札記》的編輯有完整的文章與圖片,並順利於八月份刊出。我開始緊張起來。我已經很久不曾在短短的幾天內同時完成訪談與寫作,那種經驗是 2006 年我為《新台灣新聞周刊》文化視窗專欄寫稿時才有的壓力。
2010 年 6 月 22 日上午,我開始電話訪談柯芳隆老師。我們談了兩個多小時。結束訪談後,我休息了幾個小時,腦中的思緒不停地轉呀轉的。我擬了一些大綱,很快地就在電腦鍵盤上構思我的文稿。當我翻閱自己的手稿時,卻發現有些訪談重點,柯老師沒有提供我足夠的資料。我問蓋世,「柯老師的人際互動上,給我的資料很有限,怎麼辦?」蓋世給我給我建議道,「那就是妳問的問題,不夠具體而直接。要深入他人的內心世界,除了研讀資料,妳總得大膽去問,才有收穫。」
我接著上網,試著透過幾個「關鍵字」搜尋其他資料。找著找著,竟然讓我找到一篇柯芳隆 老師的 太太陳淑文 老師寫的文章。陳淑文 老師是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系 教授, 2009 年 8 月起,她同時兼任該校「人文社會與藝術學院」的院長。
2010 年 6 月 23 日傍晚,我打電話給魁賢阿叔,因為《二二八安魂曲》是他們兩人的共同創作,我希望他能給我一些側面資訊,然而魁賢阿叔給我的答覆是:「他很客氣,但不多話,我對他的了解不多。」因此,我只好直接寫一封電子郵件給柯芳隆老師,告訴他我面臨的困境。「柯老師:文稿,我尚在整理中。或許因為我們彼此不熟稔,我總覺得您是否太客氣了,很多事情講得很含蓄,輕描淡寫帶過去。我想請您再多談談自己的故事。……」
2010 年 6 月 24 日早上九點多,我第二次打電話給柯芳隆老師做深入訪談。這回,他提供了我更多生動精彩的故事,他的個性、他的童年、他的求學、他的創作。慢慢地,一個鮮活的台灣作曲家的影像,就在我的腦中刻劃出來。
2010 年 6 月 25 日,我把初稿傳給柯老師過目。儘管他 6 月 27日有出國之旅, 6 月 26 日,他依舊認真且仔細地花了四、五十分鐘的時間,與我在電話中逐字逐句地校正這篇文稿。這篇文稿從訪談到完成,時間之短,速度之快,是我近年來寫作上少有的案例。雜誌刊出後,我把訪談文稿與圖片放到部落格後,再把網址寄給柯芳隆老師、曾道老師,以及詩人李魁賢。
魁賢阿叔回信說:「斐顯,妳寫得很動人,我也更瞭解柯教授的台灣心。」
曾道雄老師則表示:
「妳和柯老師交談,必然會發現他並非十分善於言詞、甚至近於靦腆與些許木訥,但很實在與誠懇。他給妳的信息是態度和實作,而非美麗的話語,例如有人大聲倡言師大要成立音樂學院(過去音樂系所都屬於文學院或藝術學院),但大家都是說的比做的多,但柯芳隆當系所主任時,就默不作聲地把音樂學院成立起來。」
藉著這樣的人物訪談,我學到了很多前輩終身努力的目標與他們的人生觀,這是「台灣價值」的寶貴,也值得分享給所有讀者。
延伸閱讀:
牧童作曲家柯芳隆的《二二八安魂曲》
邱斐顯,《想為台灣做一件事》作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