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4日 星期一

彩繪人生 精神醫師 劉嘉逸(上)

文/邱斐顯

 


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劉嘉逸醫師。照片提供/劉嘉逸。
本文刊載於200911月《人本教育札記》。


二○○八年,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劉嘉逸醫師,獲頒長庚大學優良教師教學獎。他在得獎心得說道:「我們仍關心社會,關心醫療,關心教育。然而,面對七零八落的教改,苟延殘喘的健保,民怨四起的醫院評鑑,以及富裕貪婪、價值體系逐一崩解的台灣社會,卻無助地發現,自己僅是時代巨輪中的小鐵屑,年輕時的豪情壯志,也已成『狗熊無力可回天』的笑談。能做的,也是最後的寄託,似乎僅剩『教育』了。感謝從幼稚園到現在,所有教導我的師長,以及在教育上,共同踏實地努力的朋友們。願教育讓我們的下一代更好,天祐台灣。」


劉嘉逸,從小喜歡畫畫、喜歡寫作;醫學院畢業後,全心投入精神醫學與教學工作。然而,即使行醫二十多年,他還是這麼認為:「如果我沒當醫生,大概會畫畫、寫文章,四處流浪吧!」


幼稚園時,學用台語祈禱


如果你有機會坐下來和劉嘉逸醫師對談,你會發現,他有著一張和藹可親的臉龐,鼻樑上掛著一副圓框眼鏡,嘴角總是微微上揚。他是一個很有耐心的醫師,一個很有耐心的「精神科醫師」。他開口說台語時,可以讓人感覺到台語的優美;而談起他的精神醫學專業,卻又不會令人覺得他的專業高深莫測。


劉嘉逸,一九五八年出生於南投縣魚池鄉。幼年時,就讀基督教長老教會所辦的「長愛幼稚園」,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幼稚園的老師教導學生,用「台語」來祈禱,「我記得老師雖然用台語教我們,但他不是教我們說『上帝』,而是說『天父』。」


小學時期,劉嘉逸就讀南投國小。對於當年的小學老師們,他一直感念在心。小學一、二年級的級老師是本省籍的簡惠蓮老師;三、四年級是外省籍的陳芝芃老師;五、六年級是本省籍的賴煥昌老師。「那 時候的老師,不論是源自日治時期的本省籍教師,或來自中國大陸的教師,都非常注重生活教育。」劉嘉逸回憶道,「賴煥昌老師是我們學校的棒球教練。除了教書,他還教我們打棒球。我甚至因此加入棒球校隊。」小學時期,除了喜歡運動、打棒球之外,劉嘉逸也喜歡文學與創作。他寫稿、投稿,常有作品發表。


劉嘉逸出身書香世家。他的祖父從南投北上求學,讀到台北師範學校之後,回到魚池教書。他的父親也從南投到台北求學,高中時讀的是建國中學,大學時則是讀「行政專校」(即國立中興大學前身)。父親讀大學的年代,「行政專校」是僅次於台灣大學的第二個好學校,學校設立旨在培養公務人員。


父親雖是公務員,但是對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視。劉嘉逸小學畢業後,先後參加了台中、嘉義、台北等地的私立初中聯招。他的成績優秀,同時考上了台中的衛道中學以及台北的再興中學。父親為了訓練他獨立,於是鼓勵他到台北唸書。


再興中學是當時著名的私立中學,一半的學生是由原本就讀再興小學的權貴子弟直升而入,另一半則是透過向外招考的方式招收學生。透過考試,這一半考進去的學生,以本省的農家及公教子弟居多,但雖然社經背景不同,但相處融洽,很多同學現在仍有聯絡。雖然再興中學是私立學校,但因校方提供獎學金,加上父親是公務員的身份(子女就學時有經費補助),劉嘉逸讀書時,並不會因就讀私立學校之故,而造成家庭的負擔。


比起父親的想法與作法,劉嘉逸母親的想法就保守許多。他回憶著:「我媽媽知道我一個人要到台北唸書,非常不捨,她覺得,我那時候身高不過一百三十多公分高,甚至有點營養不良,她真的不放心讓我一個人去台北求學。」不過,在父親的堅持下,劉嘉逸還是進了再興中學的大門。


再興中學,那位關懷社會的老師…… 


再興中學三年裡,劉嘉逸被編到一個比較活潑的班級「愛班」。他記得,班上同學愛玩,很多校內比賽的成績沒有非常傑出。而他的導師李家祺(初二至初三的歷老師),則會激勵同學的士氣,鼓勵大家除了讀書,還需五育均衡發展。並引導大家閱讀胡適、陳之藩、亞當斯密、馬基維利等名家著述。他記得老師曾以「求知識,爭人格」勉勵他們。


離鄉背井、隻身北上求學的同學們,約有二、三十人住在學校宿舍。再興中學的生活教育非常嚴格,校方規定,晚上七點到九點,住校學生必須留在教室裡自習。初二那年,晚自習的課輔工作,由一位家住基隆、但尚在政治大學研究所唸書的老師擔任,住校學生的家長聯絡簿自然也由老師代簽。


劉嘉逸對這位老師印象很深。當時,有些同學向王老師反應,不想待在教室裡唸書。老師知道後表示,他可以理解學生的無奈,他覺得學生應該可以自由選擇他要讀書的環境,只要學生不走出校門,他答應讓學生在校園內其他角落自習。學校反對,但老師會幫同學據理力爭。除此之外,老師也常常教導學生,要關心社會弱勢者,「能到再興中學來讀書,就表示你們的家境,比其他窮苦人家出身的小孩好。」


事隔多年,劉嘉逸才知道,這位老師,原來就是長年投身民主運動的台灣文學作家王拓。老師的啟蒙,讓劉嘉逸知道要去關心社會弱勢者。當年(1972)年,老師教他們的時候,怎麼知道幾年後(1979)會發生「美麗島事件」,怎麼知道他會因此而入獄,又怎麼知道往後會有民進黨成立,他甚至因而當上國代、立委?



建中青年,多彩多姿的文藝歲月


高中聯招放榜,劉嘉逸考上建國中學。進了建中之後,他高一自學吉他、投稿寫文章,高一下被延攬入《建青》(建中青年)編輯部,參與寫作、編輯的工作。高二的導師李美枝老師,任教的課目是地理,對學生有愛心、又有耐心。直到大學畢業,他都還與老師保持連繫。「我高二的時候,因為加入建青,在教室的時間很少,在社團寫文章、編刊物的時間較多。有時候,晚餐吃飽後就睡覺,半夜才爬起來讀書。」


「我其實還不算是建青的核心幹部,那一年,總編輯是林端(現任台大社會系教授),副總編輯有兩位,一位是王汎森(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另一位是楊慶華(曾任婦產科醫師,已因心臟病過世)。其他較為知名編輯為作家謝材俊(作家朱天心的先生,知名詩人、作家、評論家),以及高三就得聯合文學首獎的作家丁亞民。吳祥輝是大兩屆的學長,王浩威則是小我兩屆的建青總編輯。」


這樣人才濟濟的社團,開拓了劉嘉逸的文學視野。「我曾經為《建青》寫過六千字的長篇文稿,對我而言,這是一大挑戰。以前,我只是寫寫短篇文章、小品、隨想,這個經驗是一大突破。」


劉嘉逸雖然對文學興趣濃厚,但受家人的影響,加上自然科的成績不錯,高三就轉到丙組(自然組)的班級去。建中三年,他得到兩個寶貴的收穫,一個是自由不羈的學習態度,一個是對自己負責的態度。


百人共眠,醫學院實驗室當寢室


一九七五年,陽明醫學院剛成立。次年,劉嘉逸考上陽明,成為該校第二屆學生。「當時學校還沒蓋好宿舍,只好把原本一間大實驗室挪來當成寢室。校方來不及隔間,就把近百張的床,兩張、兩張並排在一起。這間寢室,一共住了一百個人。」


醫學院的學生共處一間百人寢室,會是什麼景象?



大寢室裏的理髮師。圖左:連德正(現為榮總內科主治醫師),
圖右:李心白(現為屏東基督教醫院骨科主任)。


「有人很早就入睡休息,有人深夜才起來讀書,有人彈吉他,有人聊天,有人寫作業,大家倒也相安無事。」大學寢室內一籮筐的趣事,直到如今,仍深烙劉嘉逸腦海中。例如教官早晨會到寢室來,大呼小叫地要同學們起床;也有同學在寢室幫同學理頭髮的精彩鏡頭。讓他最難忘的一件趣事是,班上有位詹姓同學大二就談戀愛,大三的時候,女友的父親想把自己的女兒早早嫁出,這位同學在極大的壓力下,不知所措。「當時,我們的教官左其鼎和學生處得不錯。」左教官得知此事,就鼓勵他「老弟啊,敢愛敢恨,勇敢去搶過來吧!」想不到老詹真的連夜去「搶婚」成功。後來就在學校旁的小餐廳裡,全班同學幫他們舉辦了溫馨歡樂的婚禮。」


因為學校小,師生關係密切,當時陽明的院長韓偉教授極重視生活及人格教育,老師不論是來自北京協合、湖南湘雅的資深前輩,或歸國二十幾三十歲的年輕教授,都充滿理想與教育熱忱。


劉嘉逸毫不避諱地指出目前高等教育體的盲點。「以前,大學老師,把心力投注在教育上,經師人師,影響學生很大,像我們班很多同學走小兒科,走基礎醫學,走公共衛生,都是受老師的感召。然而,現今大學教師的升等制度,只重視論文發表,不重視教學輔導。『重視教學』的口號喊得鑼鼓喧天,一到『升等制度』,還是比論文。論文多,升等才有望。這種情況下,誰願意花時間來教學生,多跟學生相處呢?」這樣的教育制度,著實令人擔憂。


從小到大,劉嘉逸常常被編到「愛玩的班」,大學亦然。他進陽明醫院那年,醫學系依考生姓名筆劃編成甲、乙兩個班,甲班同學讀書較認真,劉嘉逸就讀的乙班則琴棋書畫運動遊玩樣樣來,大家戲稱自己是「放牛班」。導師武光東教授是當年從中國隨著國民政府來台的少年兵,刻苦向學,先後就讀建中、台大,而後出國留學,成為知名的遺傳學家。他是一位關心社會的自由主義學者,深具科學、民主情操,也是一位相當有風骨的知識份子,影響全班同學深遠。「畢業這麼多年, 老師到一直是我們放牛班的精神領袖。」 



2009年陽明醫學系第二屆乙班同學會,前中為永遠的「精神領袖」武光東教授,最後排右為劉嘉逸。


陳永興醫師感動,決志當精神科醫師!


大二那年,劉嘉逸讀了陳永興醫師寫的一本書《飛入杜鵑窩:一個精神科醫師的反省和呼喚》,深受感動。陳永興在書中提到,當時,全台灣的醫療體系,只有九十九個合格的精神科醫生。劉嘉逸覺得,投入其他科別的醫生很多,不缺他一個,但如果他能投入精神科的醫療領域,就可以發揮多一點力量,去幫助別人。


大四的時候,劉嘉逸就很明確地知道,自己要往精神醫學去發展。劉嘉逸很喜歡小孩,本想當小兒科醫師。大六實習時,同學們碰到小病童因醫療操作哭鬧無法擺平時,最常作的就是call「卡醫師」劉嘉逸來逗小朋友笑。但當他真正到小兒科實習時,遇到小孩因癌症而過世的病例,心軟的他,卻承受不了這種傷心難過而嚎啕大哭。這更讓他確定不選小兒科,而選精神科做為他的志業。


這些年中,台灣精神醫學界的前輩,時任台北市立療養院院長的葉英堃醫師,曾率領療養院的主管,到陽明醫學院,說服學生加入精神醫學陣容。除此之外,劉嘉逸也記得,一九八○年代的某一天,他們幾個醫學院學生曾到陳永興醫師的府上訪問醫師,和陳醫師長談。陳永興除了關心台灣精神醫學發展外,也投入很多心力在台灣的反對運動上。


曾任陽明醫學院及榮總精神醫學部主任的沈楚文教授,亦是劉嘉逸學習的典範。「醫師的脾氣很好,對屬下包容,作風開放,他從來不怕自己的屬下能力過強而搶功。在我認識他的時間裡,我從沒看過他發脾氣或大聲說話。」沈楚文醫師的退休茶會上,劉嘉逸曾問他:「老師,您怎能那麼有耐心,都不會生氣或發脾氣?」沈楚文醫師回答他:「生氣無濟於事,而且常需要花更多的心力去處理生氣所帶來的後遺症。」簡單一句話讓劉嘉逸豁然頓悟。劉嘉逸後來領導林口長庚精神科,以開明自由 (liberal) 風格著稱,即深受教授的影響。


為了說服媽媽,家中牆上貼滿剪報!


一九八○年代,台灣最熱門的醫學科系,不外乎「外科」、「內科」、「婦產科」、「小兒科」等科系。相較之下,「精神醫學」是一門非常冷門的醫學,很多人認為,精神科醫生的患者不是一般人,而是精神有異常的人,尤其是「瘋子」。  


劉嘉逸說道:「如果醫學院老師知道你想往精神科發展,多半會鼓勵你、支持你;如果家人知道的話,多半不贊成。」當年劉嘉逸選擇精神科,最大的阻力,來自家庭。


為了讓父母接受他的決定,他常常在家裡的牆上,貼了一些剪報,告訴家人精神醫學的重要性。他的妹妹到現在還記得,當年家中牆上貼滿剪報的景象。後來父親不但接受他的選擇,也幫著他說服他母親。



(未完待續)



本文收錄於《想為台灣做一件事》,2010年出版,前衛出版社發行。



邱斐顯,《想為台灣做一件事》作者。









彩繪人生 精神醫師 劉嘉逸 (下)


文/邱斐顯


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劉嘉逸醫師。照片提供/劉嘉逸。
本文刊載於200911月《人本教育札記》。


如果我沒當醫生,大概會畫畫、寫文章,四處流浪吧!



1981 全國青年創作展入選作品:歲月(之一),水彩,50 x 70 cm


除了學醫、行醫之外,劉嘉逸也擅長繪畫。三十歲以前,他的水彩畫作多次入選全省美展、台陽美展、雄獅美術新人展等臺灣重要美術展,曾獲全國青年水彩比賽第二名,臺北市寫生比賽首獎,列名「台灣美術年鑑」及「世界華人藝術家名錄」。



  6屆雄獅美術新人展入選作品:歲月(之二),水彩,55 x 70 cm


劉嘉逸從小就喜歡畫畫。他的祖父與父親也都喜歡繪畫。他的祖父就讀台北師範學校時,日本有名的畫家石川欽一郎,就是學校裡教授繪畫的老師。父親則是劉嘉逸繪畫方面的啟蒙者。小學四年級時,父親帶著他從南投搭車到台中,向資深前輩畫家楊啟東學畫。父親為了訓練他獨立,學畫期間都讓他自己一個人搭車往返台中南投。


楊啟東老師,就是台大數學系知名教授楊維哲的父親。我跟著老師上了一整年的畫畫課。他是日治時期非常傑出的畫家及藝評家,以直言聞名,也因直言與特立獨行,一直被排在藝術界主流之外。」劉嘉逸說「其實,那時候是小孩子,多跟在旁邊看,聽老師闡述藝術的理念與人生觀。學到的,主要是老師不逢迎媚俗,真誠看待自己,面對世界的生活態度吧。」 

  


36屆全省美展水彩畫部入選作品:少女,水彩,50 x 70 cm
  


44屆台陽美展西畫部入選作品:歸,水彩,110 x 75 cm




劉嘉逸繪的插畫
   


劉嘉逸繪的健保漫畫


畫畫一直是他的興趣與嗜好,一直到大學畢業後,他仍然持續作畫。近二十年來,他因醫務繁忙,不得不放棄繪畫。問他會不會覺得可惜?「沒辦法呀,這就是人生。」劉嘉逸這麼說,「如果我沒當醫生,大概會成為畫畫寫文章,流浪賣唱的嬉皮吧。」


專科醫師初試失利,人生計畫因此轉折


一九九○年,劉嘉逸完 成住院 醫師訓練,正全力衝刺「專科醫師」的考試。筆試成績,他第一名,榜首奪冠。沒想到,口試成績,他居然被當掉!


「考完後,我表現得很鎮定,自己表現不好,不怨天尤人,直到一位好友醫師打電話來安慰,我說著說著,竟失控痛哭失聲,哭了十幾二十分鐘。」劉嘉逸當下有一個體認,「努力不見得有收穫。」但是他卻因此而更加努力、更加認真工作。


本來他打算考上專科醫師之後,就準備出國深造,但命運捉弄人,他第一年考試失敗,計劃也跟著改變。「如果那一年專科醫師考試順利,我可能接著安排出國進修,往後的發展或許會更好,也或許不好,沒有人知道。但是我因考試失敗,而被留了下來,再考一次,很多人生機遇都不一樣了。」


一九九一年,劉嘉逸通過專科醫師考試。一九九二年,台北榮民總醫院正大肆整頓,院方公告上表明,主治醫師遇缺不補,因為這樣的政策,劉嘉逸轉往長庚醫院精神科尋求發展。


精神疾病  病的是大腦不是心理


2007年,劉嘉逸於東南亞神經科學研討會(2nd SEA CNS Conference) 大會演講。照片提供/劉嘉逸。


行醫二十多年,劉嘉逸認為,台灣精神醫學發展,有著相當大的改變。現今年紀四十歲以上的精神科醫師,大多是對「精神分析」有興趣,才會走上精神醫學一途。然而,一九八○年代以後,對精神疾病患者的研究,從以「精神分析」為基礎,轉變為以「生物醫學」理論為基礎,研究患者腦內所起的化學變化。


這是進步的醫學轉變,劉嘉逸強調,「把精神疾病當成大腦的疾病,是最好的治療方式,這樣才不會對這種疾病產生價值判斷,就如同一般患者感冒、或得糖尿病一樣。」他說:「生物精神醫學,同樣重視心理治療,就如同糖尿病患者,運動、減壓、飲食控制也很重要一樣。」


過去「精神分析」理論,認定精神疾病患者是心理問題,尤其自幼成長經驗,或父母扶養教育過程偏差,才會導致患者得病。劉嘉逸覺得,「這種觀點,常常把患者的疾病歸咎到母親身上,這是『不人道』的思想。而且一人有病,社會上的人會怪罪於病人的家族,這對患者的家族是一種責難。」


現在「生物醫學」理論的研究,不論對病患本身,或是病患家屬,都是中立的。病患可以得到正確的醫療方式,家屬也不再背負污名,醫療體系也給予病患家屬也是「支持」而非「責難」。


不過,身為一個專業醫師,劉嘉逸感慨地說,「社會大眾的醫學知識不夠普遍,很多人仍然認為精神疾病是心理問題,因此造成治療上的困難。」這是他從醫以來,在專業領域努力很久,卻仍深感無力的落差。


從事精神醫療工作多年,劉嘉逸始終沒有忘情「寫作」,工作之餘,他勤於寫文章,用另一種角度來思考、來檢視台灣醫療制度中的醫病關係。二○○五年,他寫了一篇<看病人多?還是看電腦多?>文筆幽默風趣,但一針見血,道出現代醫病關係中的矛盾與衝突。


很難想像,隨著社會型態的改變,憂鬱症患者逐年增多,當年頗受鄙視的「冷門」醫學--精神科,不但越來越重要,甚至炙手可熱。一般患者想預約掛號精神科門診,幾乎是一診難求,少說總得等上數個星期至數個月。而劉嘉逸主任就是這樣,一路留在長庚醫院精神科,奮鬥了十七年。


劉嘉逸醫師個人簡介:

劉嘉逸 醫師,1983年畢業於陽明醫學院醫學系,1985年進入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部,完 成住院 醫師訓練,升任臨床研究醫師。他建立北榮照會精神醫學制度。曾兩度獲選台北榮總「臨床績優醫師」。1992年轉往林口長庚醫院任職,歷任精神科主治醫師、照會精神醫學小組負責醫師,急性病房主任,教學主任等職,現為長庚醫院林口總院精神科系主任。


除臨床教學外,劉嘉逸曾獲長庚醫院實醫師票選「教學優良主治醫師」6次,並當選 2006年及 2008年長庚大學優良教師。


劉嘉逸也曾擔任國衛院精神醫療組憂鬱症治療共識小組召集人。目前,他是世界生物精神醫學會憂鬱症治療指引小組委員、亞洲神經精神藥理學會理事、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會常務理事、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等機構或組織多項委員會委員。


劉嘉逸「個人畫作」重要獲獎資歷:

7屆 全國青年水彩比賽大專(含甲)組第二名
8屆 全國青年水彩比賽大專(含甲)組第三名
1981 全國青年創作展入選 (作品:歲月(之一))
44屆 臺陽美展西畫部入選(作品:)
6屆 雄獅美術新人展入選 (作品:歲月(之二))
36屆 全省美展水彩畫部入選 (作品:少女)
37屆 全省美展水彩畫部入選 (作品:午后)
10屆 全國青年水彩比賽社會組入選
1984 台北市萬人水彩寫生比賽社會大專組第一名  


(註:本文部份文章,收錄於200911月《人本教育札記》,「自我實現者」專欄,原篇名為「劉嘉逸:迷戀教育的精神科醫師」)

  

本文收錄於《想為台灣做一件事》,2010年出版,前衛出版社發行。



邱斐顯,《想為台灣做一件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