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江蓋世書道創作 F0301<危機>_彩墨宣紙(2013)
十二、千呼萬喚始出來
我把和劉團長的對話,告訴了蓋世。我自我挖苦道:「不知道這篇訪談,能不能順利刊出?稿費有沒有著落?」蓋世和我不時有共同的感慨:台灣本土文化界的文字工作者、本土藝術界的藝術工作者,或是藝術團體,甚至是出版商,長期在資金不甚充裕的情況下,慘澹經營。這種情況,即使在二十一世紀政黨輪替後的台灣社會,依舊如此。就這一點而言,民進黨政府,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我專訪劉團長的進度,老是受到外來因素影響,一路走走停停,我沒辦法,只好也同時訪談其他人物。我專訪劉團長的計劃,直到二月廿二日 那天的深夜九點半,才得以進行,而劉團長則儘量配合,我們兩人深談一個多小時。
我在幾天內把劉團長的這篇專訪完成。二月廿七日 上午,我寫完劉團長的訪問稿後,隨即把文稿傳真給他,請他看看文章內容有無筆誤之處。劉團長在忙,無法立即看稿,但他答應一定看。當晚九點半,他打電話給我,仔細地告訴我哪裡該補充,哪裡該更正。從他認真的態度,看得出他多麼的慎重其事。
那一期雜誌,在周四傍晚如期出刊,但是,我卻怎麼也找不到我寫的那篇劉鐘元團長的報導。那一天,我極度納悶,不斷地自問,到底哪裡出問題?雜誌社完稿後,工作人員就休假一天,我也不知該找誰去問。這篇文章未能如期刊出,著實讓我的自信,備受打擊。我難掩受挫情緒,蓋世則在一旁安慰我,笑著說道,「沒關係!世界大文豪,就是常常遭到退稿,乃成大師啊!」
周五中午,劉團長也來電問我:「邱小姐,妳不是說那篇文章會刊出來嗎?那會找攏嘸?」我只好向他解釋:「我嘛不知影為什麼,我愛擱敲電話去問看嘜咧……」那天下午,我鼓起勇氣,打電話問雜誌社編輯,是不是文稿有什麼狀況才沒刊出?編輯急忙解釋,因為美編認為圖片不夠,所以這期暫不刊登,他同時說,希望河洛歌子戲團能趕快提供圖片。
這席話,總算讓我心頭大石落下,原來,雜誌社編輯不用我那篇訪稿,是等不到好照片,而不是我的文稿有問題。周五下班前,我趕緊打電話提醒劉團長,請他務必協助,下周二以前,快把圖片交給雜誌社,否則又將看不到。
劉團長的專訪報導,就因圖片延宕,直到第520期(2006年3月11~17日)的雜誌才得以順利刊出。這一期的雜誌,版面安排上,以圖片跨頁的方式,來處理河洛歌子戲團精彩的劇照,及劉團長的個人照。這篇文章一共占了六頁的篇幅。這是我在《新台灣新聞周刊》寫稿以來,篇幅占得最多的一次。
這篇專訪刊出後,劉團長打電話跟我道謝,我聽得出來他興奮之情。我迫不及待把這種愉快的心情與蓋世和佳盈分享。
「老婆,妳要對自己有信心。劉團長追求台灣價值的用心,值得我們報導,也值得社會大眾去肯定。」
上周,我誤以為文稿被拒,心情受挫,但現在一看到劉團長專訪報導刊出,我精神為之一振,幾乎是判若兩人。沒錯,人生在世,浮浮沉沉,世事難料,往往不能事事如願,如何面對打擊,如何克服預期外的挫折,倒是有待磨練。
我知道,劉團長對這篇專訪感到非常欣慰,因為這篇文章自從在《新台灣新聞周刊》網站刊出後,河洛歌子戲團網站就與《新台灣新聞周刊》網站連結。
延伸閱讀:
河洛團長劉鐘元 台灣歌子戲推手
邱斐顯,《想為台灣做一件事》作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