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江蓋世書道創作 F0302P2<危機>_彩墨宣紙(2013)
十一、網路電話,遠距暢談
提起林清財教授的訪談,我就得感謝曾道雄教授的推薦。我曾經拜託曾老師幫我推薦訪談人選。他擬了幾個名單給我,其中一個,是他的學生林清財。我先上網搜尋,簡單查閱他的基本資料,知道他專攻「民族音樂學」。
我大學讀社會系,因此對林清財的「民族音樂學」很有興趣。我連絡上林清財以後,他告訴我,他家在台北,但因教職的關係,他受聘擔任台南女子技術學院的專任講師,接著轉到高雄餐旅學院,擔任通識教育中心主任,直到二○○六年寒假前的學期為止。寒假過後,台東大學音樂系聘他擔任籌備主任,他又將從高雄轉到台東去。新學期,新開始,他也為新工作不停地奔波。
不過,他一聽到,曾道雄老師推薦他接受訪談,就不再推托。我們先以電子郵件互相連絡,他也傳來他研究台灣平埔族的文字資料,約有十五個文字檔,讓我提問之前,參考備用。
我讀了林老師的資料後,才知道他的學術著作甚豐。我擬好題目,準備跟他約定時間做訪談。但是,他剛到台東大學沒幾天,所有網路系統都尚未架設完全,我們之間的通訊方式,有所困難。我這次訪談,他因學校事務繁忙,根本無法抽空回到台北。我們兩個各在手機的兩端,彼此不斷地想辦法,來解決這個有點棘手的問題。
「林老師,我們能不能用Skype做訪談?」最後,我只好問看看這招行不行得通。我也知道,再不然,只好用長途電話做訪談。然而,雜誌社所能給付的稿酬,非常微薄,長途電話一談,恐怕全部的稿酬,也抵不了電話費。
「我外甥好像有Skype。我問問看,有的話,就方便了。」林老師靈光一閃,想到了這個方法。
謝天謝地!他的外甥真的有Skype及麥克風。二○○六年二月十二日 週日晚上九點半,我們藉著Skype的網路電話,我在台北,他在台東,兩地相隔數百公里,我們暢談了一個半鐘頭。拜現代科技之賜,我做了一次相當深入的「遠距離訪談」。
二○○七年五月,我想要出書,曾數度與林老師聯絡。我告訴他,這篇訪談文章的點閱率相當高,他對我說:「真的嗎?妳是學術圈以外第一個訪問我的人!」如果不是曾道雄老師的關係,我就無法訪問到他。我完成林清財專訪之後,深深感到,訪談這位民族音樂學者,好比「尋寶」一樣,非常有成就感!
我的訪談寫作過程中,常常擔心很多事,譬如:如何確立受訪者名單?他們願不願意接受邀訪?訪談時間如何配合?……等等。我邀訪過兩位專業人士,他們受訪的意願不高,我努力了很久,最後還是放棄。其中,有幾位受訪者,從計劃邀訪,一直到訪談文章刊出,這段時間,歷經了數個星期之久。最典型的人,就是河洛歌子戲團的團長劉鐘元先生。
蓋世勸我,過去數個月來,我為了訪談工作,一周接著一周,不停地忙碌著,連假日也無暇為佳盈安排親子活動,這樣不好。我們兩人商量一番,決定接受張宗達醫師邀請,當天是星期日,我們帶著佳盈,也帶著放鬆的心情,全家出動,去欣賞這齣台灣歷史大戲。
開演前,我們在觀眾席上,遇到了河洛歌子戲團的團長劉鐘元先生。蓋世上前去與他寒暄問候。隨後,我們專心看戲,全神貫注。我深受感動,也很佩服編劇陳永明的改編功力。散場後,我突然想到,如果能邀訪【東寧王國】的編劇,應該很有意義的。蓋世也贊同我的想法。
我聽得出蓋世的意思。這時,蓋世也突然腦中靈光一現,說道:「是不是該調整方向?」接著,蓋世又提醒我:「斐顯,上網查查劉鐘元團長的相關報導吧?」。
幾分鐘後,我告訴他搜尋結果:「有關劉團長的報導,大都是跟河洛歌子戲團相關報導,但是若要找出一篇深入報導劉團長這個人的文章,我找不到!」
「那就對了。」蓋世的大姆指與中指彈了一下。「劉團長不就是最佳人選嗎?他長期奉獻台灣的歌子戲,默默耕耘,但因為他是團長,不是台前光鮮亮麗的演員,未受大眾青睞,我們邀請他接受訪談,妳來報導他,給予他應有的肯定。他一生奉獻台灣歌子戲的精神,不正是我們最想報導的『台灣價值』嗎?」
蓋世的話,一語中的。我接受這樣的建議。五十分鐘後,下午一點十分,我們再傳真一次,邀請劉鐘元團長受訪,但沒得到立即答覆。
隨後幾天,我忙於曾道雄老師的訪談與報導,一月廿日 ,我們再傳真給劉團長一次。他可能手邊的事情非常忙,我沒聯絡上他。過完農曆春節,二月六日 那天,我再傳真一次。這回,他總算答應了。我得以親自邀請劉團長接受專訪。電話中,我問:「劉團長,您方不方便提供河洛歌子戲團四大台灣本土劇的DVD,讓我參考後再向你提問題訪談?」
「好啊!邱小姐,不過,妳知影嗎?阮河洛歌子戲團『真散』,『散甲欲乎鬼抓去』,妳是不是會當用『買』的方式,來買阮的
DVD?」劉團長的聲音雖然微弱,但是,我一聽,心頭愣住一下。
我在網路上,看過網友留言,提到河洛歌子戲團的經濟窘況,心知劉團長的慘澹經營。但是目前,我自己也經濟吃緊,靠寫稿維生,我停頓了一會之後,只好開口說:「喔,劉團長,欲按怎買咧?」
「我叫公司的小姐,去郵局用寄包裹的方式寄給妳,妳收到貨才付錢啦。」
「四支影片,我要付多少錢?」
「大概一千六、七百箍啦!」
我已經問到這個地步了,不買的話,似乎說不過去。我只好告訴劉團長:「請小姐把DVD寄來,我會付款。」
延伸閱讀:
1、漢人學者林清財 熱情研究平埔族音樂
2、河洛團長劉鐘元 台灣歌子戲推手
上述兩篇文章,收錄於《想為台灣做一件事》,
2010年出版,前衛出版社發行。
邱斐顯,《想為台灣做一件事》作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