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9日 星期六

與受苦的人,共同受苦難:壓傷蘆葦,與其同在的楊啟壽牧師(4)文/邱斐顯


「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祂憑真實將公理傳開。」--以賽亞書四十二章三節
  

楊啟壽,他出自嘉義農校,卻轉而沈浸神學,奉獻原住民教育。

楊啟壽,他投身花蓮玉山神學院長達30載,他與師生拓荒開墾,

如今校園的花草樹木,隱約留下他當年辛苦植栽的身影。

楊啟壽,他擔任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期間,他參與起草及發表

「台灣主權獨立宣言」,為台灣民主人權歷史,寫下重要的一頁。

他信奉「壓傷蘆葦,祂不折斷」的疼惜理念,

他力行「壓傷蘆葦,與其同在」的實踐哲學。


這就是楊啟壽牧師。



四、玉神生涯 

語文有挫折,盡力推母語


楊啟壽於玉神授課情景。相片來源/掃描自楊啟壽著《傷ついた葦と共に》(日文版,中譯《與受傷的蘆葦同在》)第58


在玉神教書時,楊啟壽面臨最大的挫折是,必須用他使不熟悉的「華語」、「華文」來教課。他甚至學著用有注音符號的聖經來自修,加強自己的華語能力。這段語言、文字使用上的痛苦經驗,若非生於同時代的人,無法體會箇中滋味。


當時學生來自十個不同的原住民族,各用不同的語言,因此華語是唯一可通用的外來語言。但為了保存寶貴的文化,玉神在教學及早上的禮拜使用華語,晚上則鼓勵學生多用自己的母語做禮拜。



在玉神教書時,楊啟壽深以為傲的是原住民學生的歌聲。楊啟壽喜歡音樂,而原住民學生的歌聲之美,有如天籟,聆聽他們的歌聲簡直是一大享受。楊啟壽組成詩班,介紹他們世界感人的詩歌,在節慶或各種場合演唱,同時也鼓勵他們唱自己民族的詩歌。原住民學生們美麗感人的歌聲,不僅帶給他們喜樂,也得到許多人好評。


赴英國深造,增國際視野

喜歡讀書的楊啟壽,直到1968年他申請到一筆教會獎學金,才有機會出國進修。這筆獎學金是來自黃彰輝牧師,原本是外國人捐款給中國學生出國深造用的,但當年中國政權在共產制度下,不僅反對宗教,甚至壓迫宗教,所以這筆獎學金就給台灣人及中國以外的華人出國深造神學之用。這筆獎學金原本可供楊啟壽留學兩年之用,但當時台灣為戒嚴時期,他的出國計劃遭到政府刁難很久,因此他比原訂時間晚了半年才得以成行。


1969年,他前往英國Selly Oak Colleges及伯明罕Birmingham大學研究。因為晚到,不能按照原計劃進修,楊啟壽只好多用點時間進修英文。Selly Oak Colleges幸好有專為訓練宣教師的英文課程,楊啟壽在此一年半的課程,無論在聽、說、讀及英文學習上都得到很大的幫助。留學英國一年半,楊啟壽深深感受到生活在民主社會裡,人活得才有尊嚴。



1970年,楊啟壽順道到丹麥去,拜訪安徒生紀念館時,他發現紀念館裡,日文版的安徒生作品譯書很多,中文版的譯書很少。嫻熟日文的楊啟壽赫然察覺到,日本文化重視翻譯,日本人很容易把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知識接軌起來並傳播出去,而他善於使用日語與日文,這讓他在知識的取得上便利許多。相反地,中文就沒有這些與世界潮流同步的優勢。


與受苦的人,共同受苦難


楊啟壽與玉神學生合影,相片來源/楊啟壽提供。


1970年,高俊明接下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的職務,他離開玉神之後,楊啟壽仍留守在玉神,其間兩任代理院長,直到19766月他接下第五任院長之職。這十八年間,楊啟壽還是傳道師,沒有牧師的資格,他接受玉山神學院院長職務之後,才受封立為牧師。


玉山神學院從1946年創立以來,一路歷經滄桑,幾經波折,幾乎可用「飄搖不定」這句話來形容。最初,學校名為「台灣聖書學院」,1949年改為「台灣聖經學園」,1957年更名為「玉山聖經書院」,1959年又改為「玉山神學書院」。1977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將校名正式改為「玉山神學院」。從1946年到1977年的三十年間,學校更名五次。


1946學校開辦的起因是,加拿大長老教會孫雅各牧師受派為特使,前來慰問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浩劫的台灣教會。孫雅各牧師訪問花蓮原住民教會時,特別關心原住民的宣教事工,他囑託溫榮春牧師在花蓮開辦一所培育原住民傳道人才的學校。1946915溫榮春牧師在花蓮開辦「台灣聖書學校」。


當時上課地點,乃是借用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農業講習所。之後,學校陸續遷移校址多達八次。1955年加拿大長老教會因財務困難,學校面臨經費不足的窘境,一度近於停辦,以致有段時間,部分原住民學生必須到台南神學院去就讀。由於學校董事會決心繼續辦學,因此1957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開會議決,由北部大會接辦校務。即使學校恢復上課,但校務方面臨教職員及學生變動甚大,以及學校組織、制度、課程編排都沒有上軌道等等諸多難題與困境。


後來,由於原住民事工受到普世教會的注目與關懷,紐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諸教會紛紛捐款,協助購買校地,加上美國金陵基金會董事會(即現今東南亞神學教育基金董事會)和美國、加拿大長老教會,及台灣全體教會為建築所需經費奉獻,玉山神學院才得以結束過去十多年的流浪日子,於1959327受難節清晨,全校師生及學校全部財產以三部卡車,搬到現今花蓮縣壽豐鄉鯉魚潭畔校址。


但這並不是苦難的結束,從那時候起,全校師生開始忍勞忍苦,忍飢忍餓,忍受精神上的孤單,從事拓荒和建設。


有關玉神草創時期,全校師生承擔苦難,共同開墾的過程,1978年玉山神學院舉行32週年慶,當時楊啟壽以「與受苦的人同受苦」為題發表紀念講詞,告訴玉神師生,當年的開疆闢土,慘澹經營的歷史。楊啟壽在講詞中說道:


「玉山神學院的歷史,可說是從苦難萌芽茁壯的一部歷史,不僅學校的歷史是這樣,就是本院所要事奉的山地教會及山地同胞的歷史也正是一部苦難史。……他們所經歷的許多痛苦,如貧窮、教育程度之落後、生活環境不良,並非一時造成的。因為這許許多多的難題,致使今天山地教會面臨更大的挑戰。福音若要紮根於山地社會,就不能忽視他們日日所經驗的痛苦、嘆息及近於絕望的心理……」


楊啟壽又強調:「只有甘願與受苦的人站在一起,與他們認同的時候,我們的事奉才能成為他們的祝福。」他更指出:「我們很少聽到有人願意到偏僻弱小的教會去牧會。很多人爭著要在富有的、有安定性與將來性的教會或機關工作。當然上帝若要我們到什麼地方做什麼工作(包括富有的大教會),我們也得順從。但我們決不可存著自私自利的動機。我們應時常保持靈敏的感性,愛的勇氣,日日鍛鍊自己的品格,所以一旦耶穌的呼召來臨時,我們也能勇敢地接受挑戰。」


楊啟壽上面這段話,也說明了為什麼,當年他離開故鄉,投身花蓮玉神教育,長達三十載的不尋常心路歷程。


未完待續



邱斐顯,《想為台灣做一件事》作者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