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斐顯
林宗正牧師,一襲黑色牧師服,手握麥克風,帶領群眾走上街頭,展開非暴力抗爭。相片來源/林宗正。
1987年,台灣解嚴的那一年,
也是台灣政治運動、社會運動最為蓬勃發展的一年。
就在1987年前後,有一位牧師,總是一襲黑色牧師服,
手握麥克風,帶領群眾走上街頭,
南征北討,展開非暴力抗爭,
他就是林宗正。
也是台灣政治運動、社會運動最為蓬勃發展的一年。
就在1987年前後,有一位牧師,總是一襲黑色牧師服,
手握麥克風,帶領群眾走上街頭,
南征北討,展開非暴力抗爭,
他就是林宗正。
一、成長求學
言教身教 深受父親影響
1950年,林宗正出生於台南市民權路。民權路舊名為「建國路」,素有「台獨街」的稱號。許多推動台獨理念的人士,都出生於這條街上,包括旅日台獨運動前輩王育德博士,前台獨聯盟主席張燦鍙,獨盟成員及現任立委王幸男,以及獨盟歐洲本部成員何康美等。
林占鰲,林宗正的父親(1901年-1979年)。相片來源:
林宗正的父親林占鰲,他一生的行徑,影響林宗正非常深。林宗正出生的時候,他的父親已經五十歲了。林占鰲十一歲就喪父,並且失學;他十四歲時到廈門去,原本想當和尚,以為佛教的教義四大皆空,應該眾生平等才對,不料卻發現佛門裡竟也有貧富之分,貧窮的和尚和富有的和尚有著截然不同的差別待遇,他最後選擇離開廈門,回到台南。隨後,林占鰲開設「興文齋」書店。這是台灣三大最老的書店之一。
林占鰲受到老師蔡培火影響,加入文化協會,積極以文化抗日。1929年,他就極力反對「中元普渡」的迷信風氣,甚至寫文章大力批判普渡文化。1930年,林占鰲的興文齋書局創辦了《赤道報》,與台灣社會的弱勢者、農民、勞工結合。這份《赤道報》,由抗日和尚林秋梧擔任發行人兼總編輯。而林秋梧就是台灣史 教授李筱峰的舅公。
後來,因蔡培火 老師與其他友人,為林占鰲介紹基督教精神,他轉而信仰基督教,且於三十五歲時受洗。
除此之外,林占鰲也積極辦學,日治時代,他創辦了光華女中。國民黨政府來台以後,因為種種限制,台灣人要以自己的名義辦學,幾乎不可能。林占鰲就力邀外省籍友人,當時的司法院長田炯錦,請他以他女婿錢復之名申請辦理崑山中學。後來,林占鰲甚至以兒子林宗正的名義購買土地,在林宗正15歲時,就向銀行借錢辦崑山工專。林占鰲也以這些辦學經驗,協助蔡培火創辦「淡水工商專校」,該校即真理大學的前身。
林占鰲的處世哲學是:「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林占鰲不曾告知家人他出國之事,家人也不清楚他曾到過日本、印度等地。
1970年代,林宗正本人看到當時中國時報記者陳立礎的報導,他才知道父親因讀過甘地的書,想效法甘地精神,曾在二十多歲時(二次世界大戰前),親自走訪印度。回台後,他落實甘地不合作運動,號召台灣人民抵制日本殖民政府,提倡五不運動:「拒買日貨、拒改日姓、拒穿日服、拒說日語、拒讀日本書」,加上他的個子瘦小,身高只有一百五十公分左右,因此在當時,得到了「台灣甘地」的封號。
未完待續
邱斐顯,《想為台灣做一件事》作者。
我所敬愛的牧師!砍倒他每次為了台灣聲嘶力竭的呼喊!卻受到很多抹黑!心疼之外更有尊敬!
回覆刪除謝謝寫下這些珍貴的歷史資料。期待著續集!
回覆刪除Excellent beat ! I wish to apprentice while you amend your web site, how could i subscribe for a blog web site? The account aided me a acceptable deal. I had been tiny bit acquainted of this your broadcast offered bright clear idea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