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9日 星期三

邱斐顯訪談心情燒錄(18)/晤友/二、首度接到,讀者迴響


文/邱斐顯


圖/江蓋世書道創作 F0502P1<晤友>_彩墨宣紙(2013


十八、首度接到,讀者迴響


沈明正的訪談報導刊出之後幾天,雜誌社編輯告訴我,「邱小姐,有讀者寫一張傳真信來,回應這篇文章哦!」編輯把這篇回應再傳真給我。看到這篇回應,我高興極了。這是我在雜誌上發表一系列報導以來,第一次接到的「讀者迴響」。


這位讀者,就在這篇雜誌的內文空白處,以他的筆跡,寫下他的感觸。他的短文如下:


「非常歡喜    New Taiwan  這篇報導!正,台灣的文化!陳俊然先生和伊的眾多徒弟,個個口白非常好,【武林鐵漢男俠翻山俠】這齣戲的主角非常的男性氣魄,我是  35 年前的布袋戲迷,前不久偶然的機會,看到沈明正先生電視的廣告,每一集都買兩份,值得推薦珍藏。  4/24/06 




由於這位讀者的簽名筆跡相當藝術化,我無法辨認,只能在此將他的個人感觸,據實以陳。


這一回,蓋世在台大醫院住了整整二十天。他的「不明原因發燒」,把醫生和我搞得人仰馬翻。他從頭到腳,徹底檢查。差不多全套的檢查,該做的,都做過了,還是找不出原因來。


一位輪班照顧蓋世的護士對我們說,「有時,『發燒』這種事,實在很難說。我自己就曾經『不明原因發燒』,而且發燒狀況還持續了兩年,跟江先生現在的病情很類似,全套醫療檢查都做過了,就是找不出原因。」我們好奇地問,「那要怎麼辦?」她答得很俏皮,「只好當做沒這回事啊,繼續照常生活啊,不然,還能怎麼辦?」


2006 4 15 日,主治醫師告訴蓋世,「抱歉,找不出什麼原因,但燒退了,可以回家了。」蓋世終於收拾行李,告別遭到「軟禁」數週的台大醫院。


蓋世出院後,我們的家居生活,總算慢慢回到正常的軌道上運作。接下來的藝術家訪談寫作,從雕塑家王秀杞、紙風車劇團團長李永豐,到河洛歌子戲團當家花旦王金櫻,我一期一期地聯絡、訪談,進行得還算順利。


王金櫻的專訪完成後,我問蓋世,「我們已經寫了好多期雕塑藝術、表演藝術的專業人士,你還有沒有其他獨特的人士,值得我做訪談的?」他左思右想,最後,他建議我一個非常特別的人,他說道,「我的原住民詩人朋友,蘭嶼的夏曼.藍波安,以前他的漢名叫做施努來,但是他很不喜歡朋友叫他施努來,他已經把漢名改為原住民的名字。」


蓋世告訴我,有一次,他邀請夏曼到城東扶輪社演講。短短一個半鐘頭裡,夏曼講述他在蘭嶼生活的切身經驗,以及他如何潛入水中捕魚的驚險過程。在場的扶輪社友們,個個上半身不但坐直而且前傾,並豎起耳朵,聽得全神貫注,就怕自己遺漏精彩片段。「好幾次,社裡邀來的演講者,有的是口才表現不佳,有的是內容呆板乏味,社友們就會在台下打瞌睡。」蓋世印象特別深刻,「夏曼的演講與眾不同,台下坐的是大公司、大企業的老板,他們卻對夏曼的演講深感興趣,還覺得演講的時間都不夠用。」


「如果妳來寫夏曼,應該會有不一樣的收穫吧!」蓋世這麼建議我。夏曼本身是詩人,也是作家,他出版了好幾本文集,但是有關他個人傳記式的訪談報導,目前資料並不多。


延伸閱讀: 

沈明正 掌中絕藝 指上超塵



邱斐顯,《想為台灣做一件事》作者。





2015年4月26日 星期日

邱斐顯訪談心情燒錄(17)/晤友/一、醫院電腦,夜半改稿


 文/邱斐顯


圖/江蓋世書道創作 F0501P1<晤友>_彩墨宣紙(2013


十七、醫院電腦,夜半改稿


2006 年  月  10 日深夜,我把沈明正的訪談文稿寫好時,蓋世還在住院治療中。交稿前夕,我在電話中問蓋世:「你能不能幫我看看文稿?」蓋世回答:「明天你帶來醫院,我幫你看稿。」


「那會來不及。今晚不看的話,明天我去醫院陪你做檢查,又要忙一整天。拜託啦,現在看一下,你看過後,我就把文稿送出去。」


「那怎麼辦?」我們在電話中腦力激盪,看看怎麼樣能讓蓋世看到我的稿子。


「醫院電梯前的大廳,好像有兩部公共的電腦可以用。我看過病患使用電腦。」


「你先掛上電話,我去看看目前有沒有人在使用電腦?」


三更半夜,蓋世和我兩人分別在醫院和住家兩頭忙碌,希望能透過電腦處理文稿。這可是我的訪談寫作中前所未有的經驗。我的電話響起,蓋世表示,現在他可以用電腦。「但是,要怎麼用?」他問我。「醫院這裡的電腦,螢幕上我看不到中文輸入的軟體,只能用英文輸入。妳的中文稿子,我怎麼修改呢?不知道……是不是醫院不願開放給太多人使用吧!」


我一邊聽蓋世說他遇到的問題,一邊想辦法。突然,我靈機一動,想到一個好方法。「我在家裡用我的資策會電子信箱,把文稿寄到我的雅虎電子信箱。你在醫院打開雅虎電子信箱首頁,你把我的帳號、密碼記下來,然後登錄進去,這樣你就可以看到我的文稿了。」隨後,我趕緊在 11 點 20 分之前,把稿子寄出去。


我們想出來的方法,果真行得通。蓋世坐在電腦前,改我的文稿,他用英文註明他要求修改的建議,還用不同顏色區塊,把我的問題挑出來,然後回寄給我。我在電腦上收到這封郵件的時間,是  2006 年  月  11 凌晨  12 點  分。我們兩人,兩地相隔,電腦和手機並用,「你的文章大致上都可以,只有一些小地方有點爭議,我標了顏色。」他邊說,我邊改。


當我改得差不多的時候,蓋世說,「斐顯,護士來催我回房睡覺了。我要離開電腦了。」我猜,那個護士一定想不透,為何這個病患,深夜不睡,此刻還坐在電腦前面。


改完稿以後,我已累得頭重腳輕,無法再思考,只得立刻關掉電腦,上床休息。闔眼入眠前,我心中暗暗慶幸:「明天早上,我一指傳送,文稿立刻就可以傳輸出去,終於大功告成了。」



延伸閱讀:


沈明正 掌中絕藝 指上超塵



邱斐顯,《想為台灣做一件事》作者。





2015年4月22日 星期三

邱斐顯訪談心情燒錄(16)/入院/四、你出我進,先後入院


文/邱斐顯


圖/江蓋世書道創作 F0402<入院>_彩墨宣紙(2013


十六、你出我進,先後入院


我經過一周的住院治療,病情已逐漸好轉,疼痛也慢慢減輕。2006 年  3月  24,我終於可以出院了。我一心期待著出院後的訪談安排。誰知,禍不單行,我前腳才踏出醫院,蓋世後腳卻又進了醫院。老天爺為什麼這麼特別照顧我們這一家呢?唉!


我住院的這一周來,蓋世總是每天穿梭於住家和醫院之間。他不忍心我一個人在病房孤單一整天,因此他有時上午來,中午離開;有時中午來,下午離開。回到家,除了家務,還要照顧女兒佳盈。每天看著他兩頭奔波,我也心疼。三、四天下來,他對我說:「我覺得自己好像發燒了,但是說也奇怪,我用耳溫槍一量,卻是正常體溫。」我要他多休息,但在這種情況下,他很難做到。


2006 年 3月  24星期五,他到醫院來接我出院。當天天氣又轉涼,他覺得自己的身體好像又不太對勁,像是感冒的跡象。傍晚,我陪著他到診所看診。晚上,他告訴我,他明天還是想到仁愛醫院去檢查一下。我們商量一會,決定再麻煩好友阿彬與依芳,請他們再協助照顧佳盈一天,就如同上周六的安排一樣。他們聽了也嚇一跳,照顧佳盈不成問題,問題是,「怎麼斐顯才出院,又換蓋世跑醫院?」


2006 年  3月  25,周六,一早,我陪著蓋世到醫院看胸腔科,隨後又驗血又驗尿,接著護士又來對我們說明,要蓋世轉看血液科門診。還沒看到血液科醫生時,我們先拿到驗血報告。我習慣性先看看檢驗報告。我不是醫護人員,但是,因為過去我有過血液科方面的病史,我差不多學會了判別檢驗報告的數值。


此時蓋世持續高燒不退。看到蓋世檢驗報告裡,血小板的數值偏低,我有點震驚。我默默地陪在蓋世身旁,等著醫生看診。我只能等著,看看醫生怎麼說。「你現在發燒,可能是某種細菌或病毒感染,先辦住院,打抗生素,觀察一會吧。」我感到啼笑皆非,昨天我才從仁愛醫院出院,今天又換蓋世住進來。


2006 年  3月  26,蓋世和我考慮一些醫療因素之後,蓋世決定從仁愛醫院轉到台大醫院去。接下來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蓋世都留在台大醫院治療。很多朋友關心地詢問他病情,我們兩人對病情,其實一半擔心,一半放心。放心的是,既然蓋世在台大醫院,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擔心的是,蓋世到底需要住院多久病才會好,連醫生也不知道。我們也覺得無奈,他在台大醫院繼續注射抗生素,療程一個接一個,醫生診斷他的病名卻是  FOUFever of Unknown)--不明原因發燒。結果,原本蓋世好端端一個人,因這莫名的高燒,住進台大醫院。


我們「換手」住院後,我和蓋世之間,病人與照顧者的角色又對調了。這回,換我天天在住家和醫院兩邊跑。這時候,我們才體會出「健康」比什麼都重要。這次,蓋世要我一定要照顧好自己和佳盈的身體。因此,我只好把原先訪談的計畫再緩一緩。而我訪談沈明正的計畫,便一直延至  2006 年  月  才進行。


延伸閱讀:

沈明正 掌中絕藝 指上超塵



邱斐顯,《想為台灣做一件事》作者。



2015年4月20日 星期一

邱斐顯寫作分享:「牧者身影」--堅持台灣價值的牧師們。



  
2015 年  月  16 日,中午  1200~1400
真理大學牛津學堂博物館馬偕文史講座。 
感謝真理大學校史館館長王榮昌牧師與研究中心主任陳俐甫老師的邀請。



邱斐顯寫作分享:「牧者身影」--堅持台灣價值的牧師們。

(攝影陳俐甫)



邱斐顯演講中。(攝影/吳伊欣)



邱斐顯訪談林宗正牧師,2011 3 14 日。(攝影/江蓋世)



邱斐顯訪談羅榮光牧師,2011 12 15 日。(攝影江蓋世)



邱斐顯訪談楊啟壽牧師2012 2 2 日。(攝影/江蓋世)



邱斐顯訪談高俊明牧師,2012 4 6日。(攝影江蓋世)

                               
                                             
2015 年 月 16 日晚上,我跟女兒簡述演講前後過程。
女兒問我說:「妳的演講心得燒錄了沒呀?」
我答:「演講一場,就快虛脫了。明天以後再燒錄吧。」
她說:「人家楊斯棓醫生,每次演講完,就趕快檢討……」
我答:「……他比較年輕啦……」


四位牧師,
31 個部落格網址,
55000  字的人物專訪,
一個月內重新複習:三、四年前的訪談內容,
製作:六十幾頁的投影片,
寫下:五千多字的演講稿,
這幾天,這些文史資料,
一直在電腦、人腦裡,轉來轉去。


2015 年 月 16 日凌晨 1 點多,
我仍埋首書桌,
把好幾頁的演講稿,用螢光筆 highlight 起來,
希望我上台演講時,看得清楚這些「重點」。


2015 年 月 16 日中午 12 點半多,演講開始。
我一上場,左手拿麥克風,右手拿投影片遙控器,
根本沒有多餘的手可以翻閱我準備已久的演講稿。
結果,演講稿就留在台下的座位上。


不過,演講內容已大致深刻腦海,
哇啦哇啦,我還是可以講一小時。

  
牧師為了台灣人民的思想自由,走上街頭!


這些長老教會的牧師們是人,不是神,
他們也有怯懦、軟弱的時候。
但是他們都有堅定的信仰,
有面對苦難時不退縮的勇氣,
尤其是對抗不義政權之際。


1987 年 月 30 日,142 位政治受難者,在台北市國賓大飯店,
舉辦「台灣政治受難者聯誼總會」成立大會。


蔡有全擔任大會主持,
許曹德在會中公開主張「台灣應該獨立」要列入大會章程。
隨後,蔡許兩人被以「叛亂罪」起訴。


1987 年 10 月 12  ,「蔡有全、許曹德台獨案」,高等法院首度調查庭,檢察官偵訊後,蔡、許二人被下令收押禁見。


1987 年 10 月 19 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組成「人人有主張台灣獨立自由」牧師團。


擔任牧師團總策畫的林宗正,頭綁頭巾,
帶領將近三百位牧師、教徒,
與高俊明、羅榮光等牧師一起走上街頭,
在從長老教會總會羅斯福路開始遊行示威,
聲援蔡有全、許曹德。


這是第一次長老教會牧師團在台北街頭抗議。



                            (攝影邱萬興)


延伸閱讀:


台灣牧者傳奇林宗正--全文連結網址(1~8


推動台灣入聯羅榮光--全文連結網址(1~6


壓傷蘆葦,與其同在的楊啟壽--全文連結網址(1~5


荊棘中綻放的百合—高俊明牧師信仰之路——全文連結網址(1~12




邱斐顯,《想為台灣做一件事》作者。




2015年4月3日 星期五

荊棘中綻放的百合—高俊明牧師信仰之路——全文連結網址(1~12)






 高俊明牧師(攝影/邱萬興)


高俊明「彈石弓」打蘭花
荊棘中綻放的百合——高俊明牧師信仰之路(1
文/邱斐顯



求學不順遂,思索人生意義
荊棘中綻放的百合高俊明牧師信仰之路(2
文/邱斐顯



深受內村鑑三啟迪
荊棘中綻放的百合高俊明牧師信仰之路(3
文/邱斐顯



返鄉貨輪上唱歌跳舞
荊棘中綻放的百合高俊明牧師信仰之路(4
文/邱斐顯



向托爾斯泰看齊
荊棘中綻放的百合高俊明牧師信仰之路(5
文/邱斐顯



自願前往山區傳道
荊棘中綻放的百合高俊明牧師信仰之路(6
文/邱斐顯



牧師逃過蛇吻
荊棘中綻放的百合高俊明牧師信仰之路(7
文/邱斐顯



人權宣言  挑戰當局台獨禁忌
荊棘中綻放的百合高俊明牧師信仰之路(8
文/邱斐顯



沒收財產 不准看聖經
荊棘中綻放的百合高俊明牧師信仰之路(9
文/邱斐顯



甘地的聖殿  高俊明的研究所
荊棘中綻放的百合高俊明牧師信仰之路(10
文/邱斐顯



教宗代表來台接見
荊棘中綻放的百合高俊明牧師信仰之路(11
文/邱斐顯



過去遭遇是人生寶貴經驗
荊棘中綻放的百合高俊明牧師信仰之路(12
文/邱斐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