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斐顯
我是大稻埕个囡仔
2018年2月25日,我應國家二二八紀念館的邀請,發表一場有關「轉型正義」的演講。我演講的主題是「咱 tioh 愛趕緊,轉型正義 е 腳步」。為了準備演講內容,我打電話給我的長輩(我的大伯母),請她回憶我們在法主公廟旁的老家。沒想到,她卻告訴我更多我從來不知道的家族歷史。
演講當中,我以「我是大稻埕个囡仔」做為第一個主題。我從出生、長大,一直到我小學畢業,我們才舉家遷出大稻埕。我們雖然搬家,但是我沒有轉學,我讀的國中--忠孝國中卻依舊在大稻埕區內。
1981年,我高中一年級,父親帶我回大稻埕去聽黨外人士政見發表。此後,只要有黨外人士演講,我多半會與父親同行。
我大學畢業後,到前衛出版社應徵編輯工作,當我讀到《台灣新文化》先前幾期的雜誌時,我才明白,「二二八事件」是所有台灣人心頭驚惶的「禁忌」。我才明白,「二二八事件」的引爆地,距離我的老家--南京西路344巷,只有150公尺。
這次的演講,我花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準備,雖然我沒有去大稻埕,精神上卻一直在大稻埕轉啊轉。我準備演講稿之時,文學大師李喬的話也常常在我腦海浮現。他為了研究「二二八事件」,經常大老遠從苗栗搭客運來台北圓環,走到南京西路的法主公廟附近,他甚至說:「我下了車以後,閉著眼睛都可以走到南京西路344巷那邊。」他就是想知道「二二八事件」的真實情況。
我對「二二八事件」的無知,和李喬老師對「二二八事件」的用心,幾乎成了極大的反差。
漫步大稻埕的省思
2018年3月中旬與4月中旬,我因主編《盧修一與他的時代》一書,與白鷺鷥基金會的朋友們,在大稻埕迪化街的「豐味果品」,為籌劃「紀念盧修一逝世二十週年」活動而開會兩次。
第一次開會,我搭捷運到大橋頭站,然後沿著民權西路、延平北路、涼州街、迪化街一路走著。當我站在我的母校--太平國小門口時,我拿出手機,拍了幾張校門與大門入口處最大棟建築物的照片。
42年前,我是從這裡畢業的。但是這麼多年的歲月過去,學校的景觀不斷更新,早已不是當年我讀書時的景物了。我曾經留學英國,也走訪過歐洲很多國家,他們的建築物保存數十年至百年以上,建築物的外貌可以維持不變,建築物之內卻可以很現代化。台灣要做到這一點,似乎很困難。
我也拍了幾張對街的永樂國小的照片。1950年代末期,我父親邱玉崑在永樂國小教過幾年書。後來,他轉換職場,工作地點從延平北路改至迪化街。我從永樂國小、涼州街,再走進迪化街時,心裡想的是,父親當年在迪化街步行上班的身影。
重溫中學上學路徑
第二次開會,我搭捷運到北門站,然後沿著塔城街往北直走,經過舊名為「海關總稅務司署」的海關博物館,然後走到南京西路、迪化街交叉口,再走進迪化街。步行途中,我開始回想這些我讀國中時常會徒步經過的路線。我當時(15歲)不知「海關總稅務司署」的全名,最多只會直接稱之為「那棟海關大樓」。
我讀國一的時候,我們還沒有搬家,我每天沿著延平北路、長安西路,走到到西寧北路的忠孝國中去就讀。後來,我們舉家遷出大稻埕,我沒有轉學,就改以搭公車的方式,每天從忠孝西路下車,然後走到塔城街、鄭州路,再轉西寧北路到忠孝國中。
因為這兩次開會,我有機會把整個大稻埕好好地走一大圈,也是我料想不到的收穫。
學姊學妹談大稻埕
2015年我因編輯《李鎮源院士百歲冥誕紀念暨一百行動聯盟攝影輯》一書,與前考選部部長劉初枝教授(她是已故的刑法學大師林山田教授的夫人,1991~1992年林山田教授積極投入「廢除刑法100條」運動)有機會進一步深談,我們發現彼此是北一女的學姊妹。我後來都直接稱她為「初枝姊」。
後來我常常把我寫的文章分享給初枝姊。沒想到,有一天我意外地接到我的小學老師陳壽美來電。原來,陳壽美老師也是我的北一女的學姊。
陳壽美老師說,她與劉初枝是北一女同學,她看到劉初枝在分享我的文章,因此打電話給我。陳壽美老師是我小學五、六年級的級任老師。她是一位認真教學、關懷學生的好老師,我對她的印象很深,心裡也常常想念她。我在網路上,看到陳壽美老師已經擔任過幾個國小的校長。這些年來,我也曾想試著尋找陳壽美老師,但又怕老師教過的學生太多,或許不記得我了。接到陳壽美老師的來電時,我喜出望外。
2016年12月初,在初枝姊的邀約下,我有機會與陳壽美老師相見、相談。那一次初枝姊還邀請其他幾位朋友,大家聊著聊著,不知不覺竟然聊到各人中學的求學經驗。我們談話中提到大稻埕,我才知道,初枝姊讀的是蓬萊國小,陳壽美老師讀的是永樂國小,她們也都是在大稻埕成長的。
當我得知自己將在2018年2月於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演講時,我特地邀請陳壽美老師,而陳壽美老師也專程來為我加油打氣。
邱斐顯與陳壽美老師,於國家二二八紀念館。
大稻埕以前叫大埕
2018年7月5日,我與初枝姊和陳壽美老師,相約在師大路的「天曉得簡餐餐廳」。這次,我們三人聚會,聊了更多與大稻埕有關的事。
陳壽美校長(左前)、劉初枝教授(右)與邱斐顯(左後),
2018年7月5日在「天曉得簡餐餐廳」聚餐。攝影/廖英彩。
初枝姊說:「大稻埕,阮以前都叫『大埕』。」不過,陳壽美老師和我都沒聽過。「真的嗎?」我心裡很納悶。
她接著說:「敢會是台語的『連音』所造成的?你小漢的時候,有吃過豉(sīnn)予鹹鹹澹澹e塗豆(thôo-tāu)嗎?」是呀。我有吃過。我小時候最愛和阿公一起吃。
「是不是本來應該叫做塗豆葵?阮攏講遐號做ㄊㄨㄚˇㄍㄨㄟˊ。」沒錯。這真的是我兒時的記憶。我有多久沒聽過「ㄊㄨㄚˇㄍㄨㄟˊ」了。一定是幾十年了。
「所以,無的確(bô-tik-khak)大稻埕,就安尼叫做『大埕』。」那天,我們聊了很多很多。但是這一句「大稻埕,阮以前都叫『大埕』。」竟一直留存在我的腦海中。
神奇的是,2018年8月,我在圖書館借一本書,我竟然就在這本書裡找到答案。這本書是《台灣今昔之旅【台北篇】》,作者是日籍歷史研究者又吉盛清(Matayoshi Seikiyo),譯者是台灣民主運動前輩、曾坐三度政治黑牢的魏廷朝,出版日期是1997年9月,前衛出版社出版。
書中,「大稻埕」那部分(p.282~283),是這樣寫著:
大稻埕--台灣人精神的起飛基地
大稻埕,據說起源於:農家每逢收穫,就把成捆的稻穗搬到淡水河岸,在那裡曬稻子,因此把那塊曬稻子的場地叫做大埕。
看到這段文字,我雀躍不已,趕緊傳訊告訴初枝姊:「您那天說,大稻埕,您小時候都說『大埕』。果真如此!我找到證據了。」原來這位日籍作家這麼詳細地記載這段台灣歷史。我身為一個大稻埕出世的囡仔,從來不知道「大稻埕也叫大埕」的典故。真是感謝初枝姊。
2018年9月初,我帶著女兒去大稻埕,做一趟母女都市小旅行。這一趟大稻埕小旅行的心情記事,我都寫在部落格裡。
這是很有意義、很特殊的一趟親子小旅行,我希望我女兒看一看我小時候成長的大環境。
這就是2018年我的大稻埕之旅。
延伸閱讀:
咱 tioh 愛趕緊,轉型正義 е 腳步
作者邱斐顯,《二二八平反與轉型正義》主編,2017年12月出版。
著有《想為台灣做一事》,2010年11月,前衛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