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斐顯
2014年5月8日我在自己的「臉書動態」上,分享我部落格裡的一篇文章。隨著三小段短文,我放了兩張照片,一張是我 先生江蓋世創作的台灣書道彩墨作品,一張是蓋世和我兩人的合照。我的用意只是想實驗一下,「照片」搭配「文章」真的那麼重要嗎?
圖/江蓋世書道創作 F0101P3<緣起>_彩墨宣紙(2013)
這則分享,點「讚」的朋友,的確比以前多了一些,連我的不懂中文的外國舅媽都來點「讚」了。通常我在臉書上分享自己所寫的文章,放的都是受訪者的照片,或是相關議題的照片,有時受訪者談到影響他的世界名人、前輩、老師,我也都一一找來那些照片,但是我自己的部落格或臉書,很少放我自己的照片。
邱斐顯(圖左)與江蓋世(圖右)
這張蓋世和我兩人合照的照片,其實已經是六、七年前所拍的「舊」照片了。攝影師是我們的女兒。那時,她正迷上攝影,手上的相機,走到哪裡拍到哪裡。這張照片,早在數年前就被我女兒掛在她的部落格,只是我們不向親友公開展示而已。
我整理自己的電腦檔案裡的照片資料,我發現,近年來,我的個人照片屈指可數。如果有一天,有人要採訪我,跟我要照片,我大概也會「頭殼ㄇ咧燒」,找不出幾張像樣一點的照片。
「照片」搭配「文章」真的那麼重要嗎?
我們仔細想想,其實人類的書寫,多半以文字居多,不論是西方或東方的世界名著、人物傳記,有哪些書本的圖片、照片很多的?美國名著《飄》,德國名著《浮士德》,中國名著《三國演義》、《紅樓夢》,俄國名著《戰爭與和平》、《齊瓦哥醫生》,日本名著《源氏物語》……等等,以及日本文學雜誌《文藝春秋》、台灣文學雜誌《台灣文藝》等等,不都是以「文字」為主的嗎?這些書的讀者們,有人抱怨過書本的文字太多、沒有圖片,讀起來太「乾」了,不活潑嗎?
沒有圖片,反而讓讀者更有想像的空間,不是嗎?雖然有些世界名著改編成電影,但是真正喜歡文學的人,對書本「文字」的感受力會更強。
蓋世告訴過我,黨外雜誌時代,他曾經和一位學弟,就當時的政治發展事件對談,這個對談後來由這位學弟整理成一篇文章,發表在某個黨外雜誌上。後來這位學弟任職於某報社,有一次,該報的頭版頭條新聞是探討當時台灣所面臨的重要政治議題,但是蓋世看到新聞下方,用的是某個「清涼辣妹」照片,他不解地問這位負責編務的學弟,「這張頭版的照片,與頭版新聞內容完全不相干啊?」這位學弟笑笑地回答他:「這樣比較容易吸引人去買報紙來看啊!」
戒嚴時期,黨外人士為了突破國民黨戒嚴體制下的黨禁、報禁等各種言論或思想禁令,一九八○年代起,紛紛自動接力出版刊物,黨外雜誌如雨後春筍,國民黨越是查禁,雜誌銷路越好。而各家雜誌社為了搶奪各自的讀者群,雜誌社的攝影記者必需使出渾身解數,拍攝到最精彩的鏡頭,以嚮讀者。這大概開啟了台灣雜誌界以「照片」搭配「文章」的編輯方式。當然,這或許也與美國著名週刊 TIME 與 NEWSWEEK,或是 PEOPLE 的編輯方式有關。
從2005年我開始投入人物訪談寫作開始,與文章有關的「照片」是否夠多,能否順利編輯的編排作業,一直是我的「金光死角」。寫作期間,我為了取得照片而絞盡腦汁之事,都已寫入2010年出版的《想為台灣做一件事》的「心情燒錄」。
現在想來,還有一件與照片有關的有趣的事,我忘了寫進書裡。八年前,我的訪談文稿刊在《新台灣新聞周刊》時,有一回,因為沒有受訪者的個人照片,我與總編輯商量,後來請求雜誌社的攝影記者支援,去拍攝這位受訪者。文章刊出後,照片「版權」既屬雜誌社,也屬該記者。幾個月後,《新台灣新聞周刊》倒了,結束營業。
2006年8月,我的好友邱萬興、李培綺開始鼓勵我架設部落格。我陸陸續續把寫過的文章放到部落格之後,「照片」的困擾又來了。其他受訪者的照片,我都徵求當事人同意,可放在部落格或將來要出書亦可,唯獨這位受訪者,因當時刊在雜誌上的照片是攝影記者拍的,既不是受訪者本人提供的,也不是我所拍攝的,我不便使用任何一張在雜誌刊出的該受訪者的照片。
我請受訪者協助提供照片,他也據實告訴我,他沒有其他的生活照,最後,他問我:「邱 小姐,我只剩下身分證的大頭照了,不然就先把大頭照給妳好了。」我能怎麼辦?只差沒像日本卡通人物櫻桃小丸子那樣,頭上冒出三條線……「好的。」這個受訪者的身分證大頭照,不但就這樣被我 PO 在部落格上,也被我編入《想為台灣做一件事》的書裡。這個小故事是「心情燒錄」的漏網之魚。
我做了三十多位人物專訪,出書後這三四年裡,我又訪談了五、六位受訪者。其中一位受訪者,為了文稿搭配照片的問題,前前後後延遲了一年半載以上,幾乎近兩年之久,才讓我圖文完整地交出稿件給雜誌社。
這些受訪者的故事都很精彩,但是,沒有「照片」真的是令我寸步難行。是否人類真的因為閱讀習慣改變,文章沒有搭配「照片」,就不生動了呢?
網路上的眾多社群網站裡,臉書 Facebook 已經堂堂邁入成立第十年的歲月,其鼓勵臉友分享「照片」的機制有增無減。不可否認,一張有說服力的照片,的確比一大篇冗長無圖的文章來得討人喜歡,但是如果照片過度氾濫,而且內容言之無物,或是只為了媒體本身的銷路,而消費某一性別的臉蛋或身材,那麼這些照片的重要性在哪裡?
《23對染色體》,圖片取自網路
不久前,我讀到一本書,馬特.瑞德利Matt Ridley所著的《23對染色體》,陽明大學遺傳學研究所的武光東 教授為這本書寫了一篇推薦文,他的文章裡提到:「要寫一本叫好又叫座的人類遺傳學教科書,幾百張美麗的彩色圖片是不可少的。但本書作者全憑深入淺出的文字技巧,不用一張圖片,也能帶領讀者很愉快地走進人類遺傳學的殿堂,漫遊在形形色色的舞榭樓台之間,遠瞻近矚『人』這個物種的過去與現在,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最值得欽佩的大本領。……」
沒有錯,像這樣具有教學重要性的科普書籍,或許比一般傳記或報導文學更需要圖片來輔佐閱讀,如果這樣的書都能努力不靠圖片或照片來吸引讀者,那麼身為讀者的我們,是否也應調整自己,以「文」為重,而不是以「圖」取勝?「照片」固然吸睛,「文章」深入人心!
邱斐顯,《想為台灣做一件事》作者。